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马天禄: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发挥金融合力

2020-05-01 09:49:15 来源:新华社

导读: 马天禄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 金融机构作为脱贫攻坚中的

 1125901545_1588139419590_title0h.jpg

马天禄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党委书记、主任
        金融机构作为脱贫攻坚中的生力军,重庆银行业金融机构精准施策,在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有效发挥了金融托底作用。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突破1100亿元,同比增长16.6%。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重庆在推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方面都出台了哪些“硬核”的举措?

 

  马天禄:人行重庆营管部立足央行履职,加强统筹,积极作为,出台了一系列的金融支持措施,构筑起了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四梁八柱,尤其2017年8月份以来,在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支持产业扶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截至2020年1季度末,全市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突破1100亿元,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仍逆势同比增长16.6%,有效发挥了金融托底作用。

  支持深度贫困乡镇方面,瞄准金融服务短板,实施攻坚“三大行动”。

  一是将党建与金融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构建“一书记一深度贫困乡镇”的精准对接机制。牵头全辖12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万户百村行长扶贫行动”,成立由各单位党委书记或党委成员担任第一责任人的扶贫工作队18支,精准帮扶18个深度贫困乡镇,引入或支持扶贫企业超过50家,有力支持了深度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其中,由农行重庆市分行支持的石柱县中益乡“黄精-木瓜种植示范项目”基地获得中央领导亲临视察;由人行重庆营管部在红池坝镇帮扶的茶叶产业获得重庆市领导肯定。

  二是开展“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行动,打造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基地。组织金融机构在深度贫困乡镇,按照“六有标准组建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做好深度贫困地区信用档案建设、金融服务需求调查、贷款管理等工作,发挥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总托底的作用,共打造金融扶贫服务站99个,实现深度贫困乡镇全覆盖。

  三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工程”,完善深度贫困乡镇的基础金融服务。优化支付结算基础服务环境,实现18个深度贫困乡镇行政村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全覆盖;开展“金融共建幸福家园”行动,打造普惠金融基地,创建金融知识与金融法治知识宣传站122个。

  助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方面,紧扣产业发展主线,创新金融支持“三项机制”。

  一是创新构建银企精准对接机制。指导贫困区县金融部门与当地农业农村委、扶贫办等部门加强合作,建立产业扶贫企业名单库和扶贫产业金融对接平台,提高银企对接效率和支持的精准性。 

  二是创新差异化信贷支持机制。指导金融机构探索从就业带动、产业链带动、生产要素带动以及股份带动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建立抵质押率、贷款利率等优惠政策与扶贫企业带贫成效挂钩的机制,并联动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为带贫主体提供更加优惠的信贷支持。

  三是建立产业扶贫贷款与扶贫小额信贷联动机制。指导金融机构创新“公司(产业扶贫贷款)+基地+农户(扶贫小额信贷)”的产融合作模式,通过产业扶贫贷款支持贫困地区农业产业成规模化、聚集化发展,通过发放个人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人口融入产业整体链条发展,在提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带动贫困人口增收。截至2020年1季度,全市产业扶贫贷款余额近300亿元,同比增速达85%,远高于全市各项贷款增速。

  攻克“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聚焦难点痛点,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产品的精准支持作用。

  一是发挥好扶贫再贷款的定向支持作用,结合重庆实际,提高投放效率,精准支持贫困人口,通过积极争取,成为全国首批扶贫再贷款定价机制试点地区,充分调动金融机构借用扶贫再贷款的积极性。截至2020年3月末,扶贫再贷款政策直接或间接支持贫困户超过2.6万户。

  二是用好政策性金融产品定向支持作用。发挥好助学贷款对贫困人口义务教育的保障,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超过10亿元,支持家庭困难学生超过13.5万人;发挥好存量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的保障作用,积极改善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发挥好创业担保贷款对贫困人口生产发展的支持作用,从根本上支持“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至2020年3月末,全辖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超过44亿元,累计支持超过3万人创业发展。

     瞄准金融服务短板 实施攻坚“三大行动”

       一是将党建与金融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构建“一书记一深度贫困乡镇”的精准对接机制。牵头全辖12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万户百村行长扶贫行动”,精准帮扶18个深度贫困乡镇,引入或支持扶贫企业超过50家。

  二是开展“金融扶贫服务站”建设行动,打造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基地。组织金融机构在深度贫困乡镇,建贫困村金融扶贫服务站99个,实现深度贫困乡镇全覆盖。

  三是开展“普惠金融服务工程”,实现18个深度贫困乡镇行政村农村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全覆盖;打造普惠金融基地,创建金融知识与金融法治知识宣传站122个。

 

     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产品的精准支持作用

       攻克“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聚焦难点痛点,发挥政策性金融工具和产品的精准支持作用。

  一是发挥好扶贫再贷款的定向支持作用,成为全国首批扶贫再贷款定价机制试点地区。截至2020年3月末,扶贫再贷款政策直接或间接支持贫困户超过2.6万户。

  二是用好政策性金融产品定向支持作用。发挥好助学贷款对贫困人口义务教育的保障,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发挥好存量易地扶贫搬迁贷款对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的保障作用,积极改善贫困人口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发挥好创业担保贷款对贫困人口生产发展的支持作用,从根本上支持“两不愁、三保障”稳定实现,截至2020年3月末,全辖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超过44亿元,累计支持超过3万人创业发展。

 

    金融机构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生力军,主要有哪些举措支持重庆各区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成效如何?

    马天禄:金融机构是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是各项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者。近年来,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在落实好各项政策部署的同时,也主动作为,积极创新,为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单列信贷计划,加大扶贫领域的信贷投放。如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在14个国定贫困区县单列700亿元资金支持计划,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重庆银行对涉农及扶贫贷款单列信贷计划,坚持不挤占、不挪用、随需随取,优先满足资金需求。重庆农商行、邮储银行等金融机构也专门制定信贷额度,全力保障脱贫攻坚领域的合理信贷需求。

  二是实施倾斜的授信管理以及考核机制。如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建立贷款优惠力度与其对带动贫困户脱贫成效挂钩机制。对达到扶贫贷款认定条件的企业,每帮扶增加5个贫困人口,贷款利率可在原基础上下浮2%,最高可下浮10%。农商行对发放的农户、农业产业化贷款利息收入按一定比例调增分支行经济利润,对发放的“两权”抵押贷款资金价格按同期同档次FTP利率下调一定基点。邮储银行重庆市分行对于金融精准扶贫贷款给予行内FTP价格5折优惠。三峡银行对乡村振兴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涉农小额抵押贷、精准扶贫贷款、绿色信贷等实行差别化的资本占用费率政策。此外,农发行重庆市分行等金融机构还建立扶贫贷款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快信贷投放效率。

  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支持模式,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聚焦重庆特色支柱产业的信贷精准支持,加大“惠农e贷特色产业模式”推广,全面实现“一县一业”、“一特色产业一惠农e贷”目标。重庆农商行结合地方特色产业,推出了丰都肉牛产业贷、石柱辣椒产业贷等专项产业扶贫产品;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加强与集团子公司建信期货、人保重庆分公司之间的合作,在全市首创鸡蛋产业“银行+保险+期货”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新模式,带动贫困户超过150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金融机构目前共创新推出专项产业扶贫信贷产品近百款,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

  除此之外,全市金融机构机构还纷纷践行社会责任,通过捐赠等非金融手段帮助贫困人口解决现实困难。如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为彭水县三义乡捐赠3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改善乡村道路、发展种植业养殖业、贫困助学等。国开行重庆市分行针对全市18 个深度贫困乡镇大学生举行专场双选会,探索出一条从“就学”到“就业”的扶贫链。总体来看,全市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金融部门的担当精神,是脱贫攻坚战中一支重要的战斗部队。

     强化信贷支持 推动金融精准扶贫走深走实

       金融机构是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体,重庆金融机构主要从信贷投放、授信管理、考核机制以及信贷产品创新等方面发力推动精准扶贫落到实处。

  一是单列信贷计划,加大扶贫领域的信贷投放。农发行重庆市分行在14个国定贫困区县单列700亿元资金支持计划,主要用于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

  二是实施倾斜的授信管理以及考核机制。对达到扶贫贷款认定条件的企业,每帮扶增加5个贫困人口,贷款利率可在原基础上下浮2%,最高可下浮10%。

  三是创新信贷产品和支持模式,加大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支持力度。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聚焦重庆特色支柱产业的信贷精准支持,加大“惠农e贷特色产业模式”推广,全面实现“一县一业”“一特色产业一惠农e贷”目标。

 

      疫情期间,脆弱性强、盈利能力弱的农业企业,特别是与餐饮业相关的涉农企业受到疫情影响冲击较大,金融机构应如何施措,助力农业相关企业走出困境?

    马天禄:疫情发生以来,农业企业,尤其是与餐饮相关的涉农企业受到疫情影响较大,缺乏经营性现金流,面临很大压力。为支持受困涉农企业,人行重庆营管部与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了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和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专项政策,建立了常态化对接机制,及时梳理我市重点农业企业资金需求,并组织金融机构第一时间开展对接,每日督办,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跟进企业需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有力支持了农业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

  同时,我们积极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涉农保供企业纳入专项再贷款支持名单,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对涉农企业的定向支持作用,为相关涉农企业提供了低成本、足额的信贷支持,有效应对了疫情对农业企业的冲击。

  下一步,各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稳存量、扩增量、降成本、提效率”等要求继续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工作,缓解涉农企业的现金流困难。

  稳存量方面。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的企业要主动提前摸排,做到对受困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同时,金融机构要通过续贷、展期以及减轻利息费用等措施缓解企业困难。此外,对于已经实质形成违约的一些贷款,经接入机构认定,相关逾期贷款可以不做逾期记录报送,已经报送的予以调整,以确保相关企业的后续金融服务不受影响。

  扩增量方面。在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背景下,金融机构要用好再贷款再贴现等央行低成本资金,加强逆周期的信贷投放,持续扩大信贷增量,切实发挥金融对于稳企业、稳经济、稳发展的托底作用,要切实满足农业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对于农业企业新增的合理有效信贷需求要及时满足。

  降成本方面。各金融机构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下,要发挥好市场报价利率(LPR)对贷款利率的引导作用,适当降低农业企业的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负担。并通过实施专项优惠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加大费用减免力度等措施,实现涉农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的逐步降低。

  提效率方面。金融机构还要建立疫情防控期间的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建立专门绿色信贷审批通道等机制,降低贷款准入门槛,加大对疫情影响的涉农等实体企业的快速信贷投放,落实“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工作要求,确保资金第一时间到位,及时满足资金需求。

      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定向支持涉农企业 

        疫情发生以来,为支持受困涉农企业,人行重庆营管部与市农业农村委联合印发了金融支持春耕备耕和农业经营主体复工复产专项政策。同时,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涉农保供企业纳入专项再贷款支持名单,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对涉农企业的定向支持作用。

  下一步,各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稳存量、扩增量、降成本、提效率”等要求,缓解涉农企业的现金流困难。

 

       近年来,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那么金融机构应如何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马天禄:2018年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人行重庆营管部主动作为,会同市财政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就加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提出了20条具体措施,对全市金融机构强化支持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2019年,人行重庆营管部又联合市农业农村委、市扶贫办等6部门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就探索金融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做了具体工作部署;同时,我们在实践中也进行了不少探索探索,如我们联合市扶贫办推动金融机构累计创建了近145个金融扶贫示范典型,并在全辖打造了108个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典型,积极推动金融扶贫“试验田”升级为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田”。

  下一步,金融机构要在落实好各项政策要求的同时,围绕以下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点,也是乡村发展的永恒命题。各金融机构仍然要将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作为长久之策,在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等,通过创新地上附着物抵质押贷款等信贷模式,探索拓宽抵押物范围,突破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的融资瓶颈,支持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要围绕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建设以及农户金融意识提升等“软”件方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的潜力。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农村地区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宣传,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乡镇)建设,教育农户树立起正确的信用观念,持续优化贫困地区信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信用环境优化与信贷条件优惠挂钩的“两优”联动机制,为金融服务有效供给厚植基础;另一方面,加大贫困人口金融素养培育力度,积极入乡镇、入村社、入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宣传,提高贫困人口风险防范意识,增强贫困人口运用金融工具发展生产的能力以及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的能力。

  三是将脱贫攻坚与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脱贫攻坚纳入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框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统筹考虑,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县域倾向,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集聚、县域产业链升级以及一二三产融合等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支持涵盖县(区)、乡(镇)、村三级的产业发展模式,为金融资源进入贫困地区畅通渠道。

      挖掘农村发展潜力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下一步,重庆金融机构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

  一是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各金融机构仍然要将支持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作为长久之策,在稳妥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地上附着物抵质押贷款等信贷模式,探索拓宽抵押物范围,突破农村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抵押难、担保难的融资瓶颈,支持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拓展农村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要围绕农村地区信用环境建设以及农户金融意识提升等“软”件方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农村地区的金融发展的潜力。

  三是将脱贫攻坚与城乡融合发展有机结合。将脱贫攻坚纳入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框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要素统筹考虑,推动金融资源进一步向县域倾向,为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集群集聚、县域产业链升级以及一二三产融合等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支持涵盖县(区)、乡(镇)、村三级的产业发展模式,为金融资源进入贫困地区畅通渠道。

当前栏目:访谈
内容导航
最新访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