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王寿彭与他的1903 ——探索发现王寿彭中状元的来龙去脉(续二十二)

2020-07-18 22:04:16 来源:中国传媒 编辑:王清机

导读:胡一平 第二十二章 分析比较——看看1903癸卯科举的榜眼探花 关于王寿彭在这次癸卯会试中的中状元,当然牵涉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因而有着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这就应该回过头来

 胡一平

 

第二十二章

分析比较——看看1903癸卯科举的榜眼探花

关于王寿彭在这次癸卯会试中的中状元,当然牵涉着一些有趣的故事,因而有着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这就应该回过头来看看,当年与王寿彭一起,得以进入殿试第一甲的第二名左霈和第三名杨兆麟的前后经历,事情就越发的清楚了。

被定为第一甲第二名的探花叫做左霈,字雨荃,出身于满族黄旗籍,当时居住在广州一带。历史上的他,不但是标准的贵族成员,而且是当地有名的八旗子弟之一。从幼年开始,他便聪慧好学,长大后更是醉心科举擅长学问。还由于家庭条件优越,本身就有着良好的教育教养,在学习期间所聘用的都是当地的名师教授,故学业一直十分优秀,小小年纪便有了名气。曾有一位相面的预言他说:“长大以后必当贵不可言”。

左霈虽然与王寿彭的年龄相仿,即使在科举方面,两人运行的轨迹也大体一样。早在1900年的时候,两人都在积极地准备,原本都是要参加庚子科考的。但却由于社会急剧的动荡起来,以至风云变幻,随着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太后的外逃,致使朝廷取消了这次科举考试。当时的左霈和王寿彭虽然都感觉到了痛心疾首,但都没有消极退避,而是更加刻苦的复习磨炼,时刻准备着在下一次科举考试中夺魁。

直到1903年,朝廷重新恢复了科举,他们才得以抓住机会相聚于开封,参加了这次竞争更加激烈的癸卯会试。在会试的过程中,由于他们功底深厚,准备充分,故都脱颖而出,一起高中了贡士。同年5月,他们相互认识,并且结成朋友,一道乘船赶赴北京参加殿试。殿试过程中,他们两人俱都心有成竹,并且发挥良好,从而都以优异成绩进入了第一甲前十名之中。

这样一来,左霈与王寿彭就成为竞争关系了。此时的左霈自视甚高,暗地里认为这次癸卯科举的状元非己莫属。就连那些参加殿试的人,大多都认为左霈应该蟾宫折桂。左霈这样认为应该是有道理的,首先是其有超人的才学,不论是编纂的文章还是挥墨的书法作品,在南方一带已经很有些名气,并且结集出版了几本著作。在他看来。即使凭着自己的贵族出身,八旗背景,慈禧太后评判的时候,也应该择优录取,将自己钦点为第一甲第一名才是。

相比之下,王寿彭的所作所为就低调含蓄得多。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出身于贫寒之家,除了考试以外,连一点晋升的门路都没有。因此在他原来的期盼中,只要考上一名进士就心满意足了。而在殿试之后,他的成绩便进入了一甲前十名中,就实属出乎自己的意料。所以连当时的王寿彭都认为,这次癸卯科举的状元桂冠,一定会被左霈所夺得。

谁想在保和殿中,读卷官当着皇帝之面宣读最终名次的时候,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头衔居然鬼使神差的落到了自己的头上。那么几乎人人看好的左霈呢?则仅次于王寿彭,荣获了第二名的榜眼。这样的结果就充分证明,慈禧太后在这件事上,完全是以公正的姿态来运作的,也就是没有偏向与自己一样出身的旗人。

从后来的发展上看,左霈的一生也是经历了不少的蹉跎。尽管当年的他才高八斗,但其后在文化、事业上的贡献却不甚大。当初他也有一个看似辉煌的前程,但是在进入翰林院之后,担任编修仅仅几年时间,便因母亲去世而回家守孝……但返回北京时,清廷已经退位。对于一位立志要报效朝廷的科举名士来说,此时此刻的他,无疑感到了进退两难的彷徨和惆怅,可谓欲哭无泪。

既然到了北京,又无法为朝廷效力,开始时整日借酒浇愁、慷慨悲歌,但这样也不是个办法。万般无奈之际,他便应民国政府蒙藏局的聘用,担任当年一份蒙藏报纸的总编纂。再往后,他又到清华学堂等学校担任过教师。因为他过去一直是阔少爷出身,也就是大手大脚惯了,故而日子过得十分拮据,68岁去世的时候,家中几乎没有多少长物。因此历史记述的相关资料中,对这位当年的儒家文化精英,记述得相对较少。

令人欣慰的是,也正是通过这次癸卯会试,使王寿彭和左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此后天各一方,但却经常通信联络。到了民国后期,他们又得以相遇于北京,并且结邻而居。

当时王寿彭的身份是总统府的大秘书;左霈则在有名的清华学堂古文教授。传说当年王寿彭到达北京的时候,第一个去探望的人就是左霈。而王寿彭在京城里面租住的房屋,也是这位老朋友给介绍联系的。这就充分说明,在他们两人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来往,可谓至交知己。

到了建国初期,在左霈家的客厅里面,还悬挂着王寿彭撰写的一幅卷轴。上面书录着陆游的一首名诗——《梅花绝句》:“万瓦清霜夜漏残,小舟斜月过阑干。老来一事偏堪恨,好看梅时却怕寒”。王寿彭书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是大清王朝覆灭后的烟雨过后,两人得以侥幸重又相聚于北京城中,老友相见自然感慨万千。因此王寿彭才酒后有感书写的这幅卷轴。这幅珍贵的书法作品,也一直成为左霈老人的至爱,并且传之于后代。

同被列为癸卯会试殿试第一甲之中的,除前面提到的王寿彭,左霈外,还有一名叫做杨兆麟的才子,家住贵州遵义。1903年,他也是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有幸参加了癸卯科举,并且在殿试中与王寿彭、左霈一起进入了第一甲排名之中,从而获得了第三名、也就是探花桂冠。

相比之下,杨兆麟在参加这次癸卯科举以前,其声誉就已经比王寿彭大些了。尤其是在他的家乡一带,简直达到了无人不晓的程度。但是他的名气虽然于家乡一带十分显赫,但在京城里的名气却不大,在这方面就远远跟不上左霈了。

还有一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也与他的生命相对短暂有着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他在贵州一代声名显赫是有原因的。清末时,他与康熙年间的武状元曹维城、光绪年间的文状元赵以炯、夏同和一起,被人们统称为清代贵州的“三状元一探花”。提到这些,当年的贵州人几乎人人知道。

当年他在癸卯科举中高中探花的消息传到家乡后,立刻引发了轰动效应。这是由于他的家乡破天荒地出了历史上的第一名、并且是唯一的一名探花,因而感到非常自豪,整个县城就像遇到了重大节日一般。他们家所在的那条街道,立刻张灯结彩起来,人人奔走相告,时常锣鼓喧天,接连庆贺了三天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家的家门上面悬挂起了巨大匾额——“探花第”,因此他们家也被当地人称之为“探花府第”。

杨兆麟成为探花后,先入进士馆担任编修。在这期间,他的表现十分优秀。正因如此,1906年时朝廷派其到日本留学,系统的学习攻读日本的政治文化课程。在此期间,他成绩优异,获得了早稻田大学法学博士的学位。也正是在此期间,他接受了新颖的变革思想,其后又参加了革命党,回国后便汇入了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从这方面看,杨兆麟天赋甚高,又精通日语,并且不像王寿彭那样的默守陈规,从而表现出了思想先进超前的一面。

其后杨兆麟一直从事政府中的一些实际工作,出任过编译图书局的副局长。在这期间他勤勤恳恳,以致经常废寝忘餐。在他的努力下,编译图书局做了大量工作,翻译出版了大量的外国名著,以及关于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书籍。回归故里后,他又倡议纂修《续遵义府志》,并主持了最初的编纂活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位获得探花头衔的杨兆麟尽管才高八斗,但却命运不济,以致英才早卒,在家乡去世时年仅48岁,空留下了一座雄伟壮观的探花府第。即使这样,杨兆麟在贵州产生的影响和名声亦非常之大,从这一点上加以比较的话,并不亚于山东潍县状元王寿彭在家乡的影响。

如果按照有人污蔑贬低王寿彭的说法,即是因名字而获得慈禧太后赏识青睐的话,并沿这条线索继续观察思维就会发现。其他的两位,也就是左霈和杨兆麟,不但他们所取的名字用字也十分讲究,而且还非常的吉祥和响亮。

如左霈名字中所用的左字,在古文中主要是指的方位,为上位和首位的意思。作为精通古文字用意的慈禧太后,怎么能够将其思考到旁门左道上面去呢?如果可以这样联想的话,那么王寿彭的王字,岂不是也可以联想到昏王、贼王、匪王上面,还可以理解成那些当朝的王侯,也就是对自己权力构成威胁、也就是潜在竞争者们的身上去。

至于左霈的霈字,就更是寓意吉祥了,此字取自孟子书中的“油然作云,霈然下雨”,为雨盛之貌,也就是天意使然风调雨顺的意思。如此吉祥之意,不但是朝廷社稷自古以来所祈求和崇尚的,而且还可以引申为皇家恩泽,普洒雨露。这些若是用在慈禧太后的身上,当然也会让她大喜过望的。

再说获得殿试第一甲第三名、夺得探花桂冠的杨兆麟,其兆麟二字也大有讲究,兆为预兆、吉兆,这不正是慈禧太后所需要的吗?麟为麒麟、仁兽,就更有意义了,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祥瑞。若是将两个字连起来——兆麟,便是预兆着天下大治,连仁兽麒麟都有所感应降临人世,这不就是明显预示着大清王朝即将进入太平盛世,因此而天降祥瑞么?

作为朝廷来说,天降祥瑞本身就被视作天人合一、奉天承运的体现,当然也代表上天的指示或是意愿。如此上天示意的吉祥内容,不论换了哪位注重文化、崇尚以德治国的帝王,都是求之不得。若是再加上前面姓氏的杨字,就更加妙不可言了。那么,慈禧太后为什么就没有将杨兆麟直接点为头名状元呢?

由此说明,那些认为慈禧太后在决定谁是状元的时候,仅是看好了王寿彭的名字,并且是考虑到了自己的七十大寿庆贺之意,才把他提携成状元的说法,就堪称别有用心的闭门杜撰了。

原因很简单,在中国社会里,一个人在起名字的时候,首先是要考虑到名字里面所含的内容,应该具有吉祥、温馨康寿、德才兼备等主要要素。也就是说,按照编纂故事者无中生有的那种思路,几乎所有人的名字都能够杜撰出一套吉祥的说辞来。(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00620204535.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