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王寿彭与他的1903 ——探索发现王寿彭中状元的来龙去脉(续二十六)

2020-07-24 13:28:33 来源:中国传媒 编辑:王清机

导读:第二十六章 重点回顾——1903年癸卯科举的划时代意义 回首1903年举行的癸卯科举考试就会发现,当年的这场科举会试,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争议性。这就使之成为中国科举史上十分

 胡一平

 

第二十六章

重点回顾——1903年癸卯科举的划时代意义

回首1903年举行的癸卯科举考试就会发现,当年的这场科举会试,本身就具有相当大的争议性。这就使之成为中国科举史上十分罕见、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事件之一。

在这以前的1900年,朝廷就应该按照惯例举办科举考试了,当然包括会试和殿试。可是事与愿违,保守派实力的兴盛,义和团的反复折腾,进攻东交民巷的战火硝烟,以及久攻不下的狼狈处境等,都说明当年慈禧太后虽然具有驾驭大清王朝能力,但是也误判了形势的发展,并且达到了十分荒唐的程度。正是她将这一系列的失误叠加在了一起,才导致了八国联军的大举进犯,清兵的节节败退,大清国都的迅速失守。

在如此社会动荡、烽火硝烟的年代里,并且是在牵扯多国战事的时候,即使慈禧太后具有再大的能力也是无济于事了。在如此不堪的环境条件下取消科举活动,就成了必然的现象。即使有些守旧之人借这件事发发牢骚,也终究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按照正常规律,清朝的科举制度为三年一次,而且竞争一直都非常激烈。一个人若是这次没有考中的话,必须要继续苦读,准备三年以后,才能参加下一次的科举考试。内中的艰苦辛酸,大概只有身临其中的人,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到。一般人是很难感受到这三年光阴是何等的漫长,那些致力于科举的人们将在此期间付出多少汗水、心血和代价。

前面已经说过,1903年的这场癸卯会试,与上一场科举会试之间的时间,已经长达六年之久了。这六年之间,不但积累下了众多的人才,而且积累下了太多的希望,也就是具有了越加强烈的竞争意识。试想在人生的黄金阶段里,能够有多少个六年?若是白白地浪费掉,岂不是十分可惜。

凡是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都非常清楚,也就是有着深切的感受。一个人要是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名次,就得不停的学习学习再学习,复习复习再复习。即使这样的拼命用功,到时候都很难说真正的效果如何,因为内中还有幸运、偶然的许多要素包括在内。若是满腹才学又极为刻苦的学子考试落榜,可以说这才是最为令人椎心泣血、九转回肠的悲剧。然而这样的人间悲剧,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又是经常发生,可谓屡见不鲜。

因此在中国古代的文人学者中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叫做《文人四恨》,即“一恨海棠不香;二恨梨花无语;三恨美人多病;四恨才子落榜。”

也就是说:“一恨海棠不香”,指得是海棠花非常的美丽,以至成为许多画家绘画时的表现题材。然而海棠花就是不香,这就导致了不少文人学者的遗憾。“二恨梨花无语”是指人们在欣赏梨花时晴空无雨,这就显得白色梨花柔弱无力。因为在赏梨花的时候,如果是在霏霏细雨之后,当时别有一番情怀,因此才有了“一支梨花春带雨”的感叹。“三恨美人多病”是说天下的美人大多健康状况欠佳,因此带有那种缠绵婉约、柔弱无力之质,所以令人怜爱。而第四句“四恨才子落榜”,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人生大恨。试想满腹才学,饱读诗书,但是在科举考试的时候,竟然名落孙山,从此与仕途无缘。那种惭愧那种恨,完全可以称得上“此恨绵绵无绝期”。

历史上的科举制度,为什么人们普遍热心的参入?为什么会成为封建专制社会的重要支柱之一?为什么能够出现如此众多的精英人才?为什么能够延续一千多年的时间?用最为简单的话语来回答就是:科举制度是封建朝廷获取人才、培养管理、塑造社会文化教育最主要的途径;而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利用科举考试是进入上层社会、成为官员取得荣华富贵一条最有效的途径。

明白了上面的这层意义,也就不难理解科举制度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几乎一直激荡奔涌的原因了。尤其是在和平安定、经济发展的时期里,梦想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人生命运、进入上层社会的人,真是多得不计其数。然而这么多的人都在试图经过科举的青云之路,达到鲤鱼跳龙门的目的,真正实现其愿望的难度就可想而知了。许多家庭全家的财富,考生们一生的努力,都就白白葬送到这里面去了。

到了大清王朝癸卯科举的时候,整个时代的风雨飘摇,导致了科举之船的千疮百孔。许多人都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它虽然辉煌长寿了一千多年,但这次真正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即将到来的这场科举,很可能就是整个科举史上的最后一趟末班车。至于谁能够搭载得上,就要看才学的实力或是命运的机遇了。

鉴于以上这些原因,对于这次癸卯科举考试来说,不但参加的举子众多,而且许多人都是抱了一考必中的信念而来的。同时反对科举与拥护科举的两派势力又缠斗在了一起,简直闹得乌烟瘴气不可开交。就连朝廷十分信赖的一批高级官员、封疆大吏们都纷纷站出来,指责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要求仿照西方建立新一代的教学教育制度。这样一来,就更是增加了人们对这场科举会试的关注度。

受到社会大背景的影响,也是此时的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癸卯科举所形成的竞争格局,其激烈的程度简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这些,慈禧太后以及朝廷的那些主要成员们,真有些惧怕的意思在里面。生怕如此之多的举子们聚集到了一起,很难想象会发生什么。若是他们发泄起了不满,尤其是那些落榜的举子们,一旦闹出什么事来,后果简直就是不堪设想。

正因如此,朝廷才想出了釜底抽薪、移花接木的谋略,也就是将主要的考试场所,由原定在北京举行改到开封举办。这样一来,两地就相差千里之遥的距离了。即便出现有人闹事,也好就地解决处理,不至于影响到北京城里面来。那么如此改变科举会试的举办地点,怎样才能向全国人民交代呢?当时也正好有一个现成的理由,借口北京贡院遭到了八国联军的炮火毁坏,一时又难以修复,这才改变癸卯会试地点。

其实修复这样的一所贡院,实在花不了多少钱。许多人当然看得明白,这样做只是改变考试地址的借口而已。试想即便是在开封举行,朝廷花的银子会少吗?一个地方城市,一座省级贡院,为了迎接如此重大的全国考试,一切能够将就着进行吗?因此不但将原来的贡院也进行了大面积的扩建和修葺,而且由朝廷出资,解决数万名官员及参考举子的交通费用等,这些就绝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由此可见,当时的朝廷上下,包括慈禧太后本人,都将这场癸卯会试看得极为重要,并且小心谨慎的加以应对,生怕闹出一点差池来,动摇大清王朝的执政根基。所以在整个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也组织把握得十分严紧。即使那些参加科考的官员们,也是通过了层层的选拔,安排那些人们公认的、学问较高又德高望重的人担任职务。

因此这次会试中关于贡士的选拔,乃至进士与状元、榜眼、探花的钦定,不但是严格按照科举程序进行的,也完全可以称得上十分公允和认真。因为朝廷在这方面早就有所警觉,就是不能给那些在阴暗角落里虎视眈眈的人留下什么借口。

总的来说,1903年举行的这场癸卯会试,当然成为了举国上下、全民议论的话题和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焦点。在过去,科举考试虽然重要,但只是与其相关的人们有关,也就是只有参加科举者的亲友们才去真正关心,至于一般百姓则是顺便看看热闹而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明显,在这以前,社会上根本就没有出现过指责、更没有人敢于提出废除科举制度。

如此举国上下关注的重大事件,又可能是最后出发的一次末班之车,自然就有了更加强烈的诱惑力。凡参加考试的,几乎都是抱着奋力一搏理念的有才之士。他们普遍认为,若是错过这次机会的话,多少年来的科举之梦就算是做到尽头了,从此再也没有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了。如此的社会景象,简直就如同清末时期才有的悲壮画卷一般,这就应了那句名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次癸卯会试中高中的进士,乃至状元、榜眼和探花,其后没有一个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也就是没有一个是被认为通过作弊行贿而上榜的。也就是说,这次癸卯会试尽管颇受争议,但其公正性却是无可置疑,完全经得起历史检验。(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图片1_副本.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潍坊市状元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