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非遗史话 鸢都奇葩——老猫花灯(续)

2021-06-03 16:42:07 来源:中国传媒

导读:胡一平 第五章 令人发指剃发令 遗憾宝贝被盗走 可是在后来,也就是清朝初期的时候,真武庙城墙下面那头石雕老猫居然不见了,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特点有些关系。 当年清兵

 胡一平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200319_1d02b67b6e2a41fc9a4bd9b4b469db75.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第五章

令人发指剃发令  遗憾宝贝被盗走

 

可是在后来,也就是清朝初期的时候,真武庙城墙下面那头石雕老猫居然不见了,当然这也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特点有些关系。

当年清兵占领潍县以后,便开始了令人发指的剃发令。剃发令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以来一项特别残暴的政策,它的标志就是剃发易服。清初时期统治者为了加强其统治地位,便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主要是汉族、蒙古族及其它南方各少数民族等,都要剃满族的那种发型,并且要穿戴满族服饰,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有关人们性命的铁血政策。

事情的起因是顺治元年、即1644年清兵入关以后,以多尔衮为首的满洲贵族集团,发现人们的反抗情绪非常强烈。为了消灭这种反抗的意志,巩固满洲人对全国的统治,故而想出了一种非常恶毒的法律——剃发令。这样的倒行逆施,自然引起了汉民族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和积极反抗,也以此发生了许多喋血惨案。

即使这样,清初的统治者也丝毫没有退让,尽管杀人如麻,也还是强制推行。当然也正是这种剃发易服的血腥制度,才使得满族对汉人长达二百多年的统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族人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衣冠服饰。《孝经》里就有名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汉人成年之后就不可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满族的发型当然与汉人不同,男子把前颅头发剃光,后脑的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汉人的服装是汉服,以交领、右衽、无扣等为主要特点,而满装的主要特点是立领、对襟、盘扣等。

历史上的满族人非常看重发辫,凡成年男子都要把前颅头发全部剃去,只留颅顶后的头发,编结成辫,垂于脑后。这样做主要是便于山林中骑射方便。所以满族人认为发辫是一个人的真魂所在,在战场上阵亡的八旗将士,必须将发辫带回故里隆重埋葬才行。在他们看来,汉人只要像他们一样的剃发易服,才是真正的降服于满清。

这项歹毒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当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他们同时也以屠城立威,并且推出了“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措施,这就清洗和杀戮了大量的潜在抵抗人员。

当年的潍县城就受到了这一政策的荼毒,剃头的地方也同时成为杀人的现场。据一些老人传说,潍县的剃头与杀人的地点,就设在现今的胡家牌坊街上。以至满条街的剃头水与被杀人的鲜血混杂在了一起,以致形成了长长的小溪,顺势流淌到了白浪河中,连有些地方的河水都被染红。

在这样的年代里,可谓到了性命攸关、人人自保的时候,谁还有心思到真武庙里去,当然也就没有人再提着灯笼前去摸摸老猫不害眼了。再者清朝统治者进入潍县以后,不但推行了剃发易服,而且连续进行了多年的宵禁,到了夜晚一般人是不敢出来的。如此一来,这一具有特色的风俗,也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到了康熙年间,清朝的统治已经巩固下来,因此许多原来的风俗也已经放开。然而这时潍县城墙上面的真武庙,却因为修葺不及时而坍塌了。更令人遗憾的是,城墙下面的那头石雕老猫也不见了。

那么这只石雕老猫究竟是到哪里去了呢?为此许多人进行了仔细地寻找。然而尽管他们找遍了所有能够想到的地方,依然没有老猫的踪影,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传说。

有的说可能是在真武庙坍塌的时候,赵公元帅从城墙上的庙宇里下来,骑着他的那头黑虎,并牵着人们送给他的老猫一起去了。而更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由于当初这石雕老猫极为灵验,因此被人们视为当地的一件宝贝。这样一来,就引起了一帮专门盗窃宝贝的南方蛮子们注意,后被他们偷走了。

人们在述说的时候,还往往添油加醋,说他们当年来偷这一宝贝的时候,是早就预谋好了的。也就是趁着一个夜黑风高的日子,他们赶来了一辆神秘的马车,停在大石桥的桥头上。然后从上面下来了几个身穿黑衣的蒙面人,悄悄摸索到了老猫所在的地方。为了防止赵公元帅的神灵出来干预,他们还随身带来了道士所画的咒符。也就是说他们把咒符贴在老猫身上以后,就等于将老猫镇压住了。然后黑衣人将带来的一快红布,将石雕老猫严密的包裹起来。

几个黑衣人一起,将咒符镇压着的、又被红布包裹着的石雕老猫搬到了马车上。很快那架神秘的马车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样一来,石雕老猫的消失,也成为潍县人心头的一大遗憾。

 

第六章

勤政廉洁毛县令  造福一方事迹多

 

到了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潍县迎来了清朝的第二十七位县令——毛韶芳。史书记载,这位毛县令不但勤政清廉,而且为当地人做了许多值得怀念的好事实事。

翻开古旧地方史志,里面就有这样的相关记载,毛韶芳上任不久,就做了两项扶弱济贫的慈善大事。第一项便是修葺和扩大了原来的潍县养济院。养济院建在城内郭宅街的中段,即现今潍城区郭宅街中段一带的地方。原来里面只有六间草房,因此收养的鳏寡老人数量十分有限。即使对流浪及贫困的施舍赈济,也显得地方狭小。于是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雍正十二年,即公元1734年的时候,倡导当地乡绅富户捐资扩建。

在此期间,由于他的奔走呼号,加上自己带头捐银,还由于清廉的好名声,导致响应者很多。人们捐得银两后,便找人专门管理,接着置地建房,在原来养济院六间房舍的基础上,又新添了十八间草房和一间草厅。这样一来,潍县养济院就等于扩大了三倍。许多鳏寡老人再也用不着在养老的时候排队等候了,基本做到了应养尽养。

为当地民众做了这件大好事以后,也就是他在潍县任上第三年的时候,又一次筹集资金。这一次是要重建潍县城外面的普济堂。说起这处普济堂来,还有一段历史佳话。系北京城里一位到潍县来做买卖的商贾——王廷献为主出资修建的,因此当地人也送了这位商贾一个善士的称号。史料记载,这座普济堂创办于清代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之际,地址就在广安门外约千米处的大路道旁。

然而到了雍正末年毛韶芳前来担任县令的时候,已经几十年过去了。原来的普济堂不但规模狭小,而且缺乏修缮,其中的几间房子已经坍塌,基本上丧失了普济堂应有的功能。正因为这样,毛县令才下定决心,号召人们捐款重建的。而且为了方便对于穷人的赈济,毛县令还精心挑选地址,也就是将原来在城池外边的普济堂,迁到了县治前街,即现今潍城区向阳路与城隍庙街街西一带的地方。

这样一来就有了两大好处;一是普济堂离着县衙、也就是毛县令自己住的地方近了,好投入更多的关心关怀;第二就是靠近了潍县城隍庙,即潍县主管阴曹地府神灵的地方。

在这一点上,毛县令可谓煞费了苦心。因为在他看来,城隍庙里的那位判官,不但主管着人们的生死寿命,而且主管着人去世以后的赏罚程度。想那些乡绅富户们,当然会在神灵的面前表现表现,以显示自己的行善积德。正是由于这层原因,他才将普济堂的新址定在了这里。

这次的重建规模也是更大,一次就修建了三十二间草房和瓦房。建成以后,毛县令还专门安排了两名医生在此义诊,对于穷人不收任何费用。关于这些,还形成了制度,要求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如此一来,潍县城里的养济院和普济堂不但规模较大,人员齐备,而且在附近一带县城里都十分有名。

做了这些以后,毛县令再一次发动县城的富户们捐款,接着便带领人们重修起城墙上面的真武庙来了。因为原来的真武庙在明末清初的时候便已经坍塌,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重建,导致城墙上面留下了一堆瓦砾。

在毛县令看来,历史上的真武庙,对于一座城池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真武大帝一直都被视为北方之神。所以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无量祖师等,全称便是真武荡魔大帝,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原来潍县城真武庙里面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是以道经中的头衔 “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化而来,主要是为了便于人们平时里称呼而已。

正是因为这样,毛县令才带头捐款,倡导修建潍县城墙上面的真武庙。而他的倡导,也得到了潍县城里很多人的积极响应。因为经过他的宣传,人们这时才真正意识到了真武大帝对于一座城池的重要性,意识到他才是一座城池的真正护佑神。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