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王寿彭与他的1903 ——探索发现王寿彭中状元的来龙去脉(续五)

2020-06-26 11:04:45 来源:中国传媒 编辑:王清机

导读:在世界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应是极为独特的文化创举,不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而且在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方面,也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借鉴,树立了榜样。因

 胡一平

 

第五章

河南贡院——彰显慈禧的处心积虑巧妙安排

在世界文明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余年的科举制度,应是极为独特的文化创举,不但积淀丰厚,博大精深,而且在选拔人才、使用人才方面,也给世界各国提供了借鉴,树立了榜样。因此也堪称中国创立的科举制度,应是比古代四大发明更加重要的又一发明创造。

历史上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必然要建造与之相配套的考试场所。这种专门用作考试的场所,就称之为贡院。贡院既然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最重要的使命便是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和朝廷录用,故而就取了一个贡字,将这样的场所约定俗成的称之为贡院了。

因此在科举时代,贡院便是屡屡创造人间奇迹的地方,不少人、特别是那些拥有才华的人,通过这里得到电梯式的提升,以致达到了平地起步直达云霄程度。史书中形容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一身份转化的经典写照。也就是说,即使一个人到了一贫如洗的程度,也可以凭着自己的天赋和发奋,从而达到阶层上的转变、具有进入上层社会的可能性。

当年王寿彭的成功经历,就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是他经过刻苦的努力,沿着这一科举的途径,使自己从一个贫困之家的穷孩子,最终跳跃了龙门,成为一代状元。他的这一人生经历,也正好验证了史书中有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说法。

说到王寿彭的高中状元,就应该知道当年的慈禧太后和一班大臣们,为什么会在此时此刻想到了开封贡院,居然要将1903年的癸卯科举会试地点设在这里呢?仔细的推敲就会发现,这里面应该是大有原因的。历史上的开封,虽然在中国城市的排名中不断靠后,即使在慈禧太后当政的时候,开封也进不了当时的十大城市之中。然而开封却具有辉煌的过去,响亮的名声,堪称六朝古都所在。尤其是在大宋王朝期间,这里一直是北宋的都城,可谓科举文化极为发达,贡院建设的规模与程度也是有口皆碑。

可是这里的地理条件十分不利,由于地处黄河岸畔,经常遭受到泛滥黄河水的冲淹。故而这里的城市曾经多次被黄河水冲淹或是被泥沙淹没,贡院也是数毁数建,才得以延续下来。大概也是受到当地浓郁传统文化的影响,每次重建,都会彰显出一种新颖的特点和雄浑的气势。

史书中明确记载的,可以追溯到元朝时期,贡院先是建于开封城的西南角,后又迁于大梁街的后面。搬迁后的贡院也大为改观,先是用木板房代替了草席棚,再以砖瓦房代替了木板房。据《如梦录》的记载,这时的开封贡院已经规模巨大,里面公堂、监临院、提调官衙等建筑一应俱全。

特别是贡院里面的主要建筑——明远楼,坐镇在中央部位,挺拔威严高耸,角楼雄踞四方。有人站在上面,完全可以观察到贡院的每一处地方。整个贡院又分为东西两处文场,总共建有号舍3600余间。新贡院建成之日,为了彰显这座贡院的不同寻常,还特别将原来的开封贡院名称,改成了河南贡院。可惜的是,这座气度不凡的贡院,后来被决堤后的黄河水毁于一旦。

贡院重建以后,在整个元明时期都非常有名。只是到了明朝崇祯十五年,即公元1642年的时候,有一场灭顶之灾的劫难从天而降。这年李自成带领的部队突然北上,团团包围住了开封城。但由于久攻不下,气急败坏李自成居然下令掘开了黄河口,致使开封城全部淹没,不但数十万人由此丧命,城内建筑也是损坏殆尽。

1644年,清朝定鼎北京以后,为了强化其统治地位,朝廷当年即下令,恢复科举考试的制度。此时的开封,虽然名义上仍是河南省会,但已经是有名无实。因为城内到处是黄泥淤积,断壁残垣,放眼望去杂草丛生,简直荒芜的没有了人烟,不少地方还是积水为患。就连新设立的河南巡抚衙门、开封府衙门等,都不得不借住在附近的州县里,租用临时的场所办公。

在这样的简陋条件下,为了让科举考试顺利进行,河南官员便选择了附近辉县的百泉书院,作为临时的河南贡院。因此在清初的十多年里,河南等附近一带的乡试,都是在这处临时的贡院里面进行。也就是说,自从开创了科举制度以后,省一级的乡试不在自己省城里举办,也是除此之外绝无仅有,亦可以算得上科举史上的罕见奇闻了。

顺治十六年,即公元1659年时,开封城内的积水大面积消退,城区人口也逐渐的增加起来。于是他们才将巡抚衙门、开封府等官衙陆续迁入。回迁之后所做出的第一项重大决定,便是在明朝周王府遗址一带兴建新的河南贡院。由于河南自古就是科举的生源大省,故贡院的设计规模很大,这次便建有号舍5000多间。其中作为标志性的明远楼,也建得十分宏伟壮观,高达四丈有余。

但是好景不长,这座巨大而新颖的贡院仅仅使用了七十年后,便再次遭遇水患肆虐。到了雍正二年,著名大臣田文镜出任河南总督时,才上报朝廷,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决定拨款重建。为了避免洪水的再次威胁,田文镜亲自带人勘探,决意选择贡院新址,从而将其新建地址搬迁到了地势高爽的开封城东北角一带,也就是著名古迹——铁塔南边的一带的地方。

这样做还有一层重要的好处,若是参加科考人员太多的话,还可以临时借用铁塔附近的房舍,尤其是铁塔近旁大型寺院——开宝寺的房舍。这样一来,就形成又一处新的、临时性的大型贡院。新一轮的贡院建设,是于雍正九年,即1731年七月正式开工的,到第二年五月顺利完工。

经过这次扩建,贡院里面的号舍增至到了9000余间,新建执事楼也达到了75间之多。这样一来,开封的这座贡院就大大的有名起来,完全可以供得起万名举子同时在这里进行考试。还有一层,新的贡院建筑群落采用的科举规制,极为讲究严格,加上整体布局合理,建筑物体栋宇华丽,完全称得上今非昔比。

到了光绪年间,随着河南一带人口的大量增加,既是如此规模的贡院也不够用了。每逢考试的时候,只好派人编芦架木,以简陋的席棚作为临时号舍。后来朝廷再次拨款,又民间积极捐赠加以扩建,得以将号舍增至11866间。所以当时的开封河南贡院,已经成为全国除北京之外的第二大贡院,并且有着宏远周备、令人叹羡之誉。

也正因如此,经过反复斟酌的慈禧太后,才特意选中了这里,以替代北京贡院,使之成为全国癸卯科举的会试考场。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巧妙避免了全国生员聚集之后带来的动乱之忧,自然对不安定因素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每逢想到这里的时候,慈禧太后几乎都会笑出声来,对自己的这一英明决策暗暗得意。(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QQ图片20200618091456_副本.jpg

胡一平,出生于1953年,山东潍坊市人,作家,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潍坊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文化研究创作。主要著作有《兵圣全传》、《郑板桥诗书画精品集》、《追溯潍坊文化源头》、《潍坊五千年》、《古代潍坊十大爱情故事》、《一代名相——公孙弘》、《中国·潍坊》等书籍。并且在电视台、多所大学及网络上有《传统文化大讲堂》等系列讲座。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