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网友们一网在手,晓其所有!——中国传媒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分享文章到微信

页面二维码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分享到:

龙头蜈蚣风筝的由来 二百年前风筝盛会——文字狱之阴影重重 ——板桥含冰讳水亲自取名

2021-05-17 18:20:27 来源:中国传媒

导读:胡一平 鸢都风筝自古就非常有名。在庞大的风筝家族里,最有名气的要数龙头蜈蚣风筝了。然而,这种风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许多人尽管十分喜爱,但对它的起源却知之甚少。 历史上任

 微信图片_20210517181703_副本.jpg

 

胡一平

 

鸢都风筝自古就非常有名。在庞大的风筝家族里,最有名气的要数龙头蜈蚣风筝了。然而,这种风筝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许多人尽管十分喜爱,但对它的起源却知之甚少。

历史上任何一种巧夺天工的艺苑奇葩、文化遗产,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源头和演化普及的过程,也就是从何处而来、一直延续至今的来龙去脉。沿着历史长河向上追溯就会发现,当年龙头蜈蚣风筝在研制的过程中,可谓经过了三转九弯,期间还经历了一场文字狱的荼毒,险些酿成人间悲剧。

其后是在郑板桥的帮助启发下,龙头蜈蚣风筝才最终定型。就连龙头蜈蚣这个名字,也是郑板桥给取的,不但如此,他还留下了“衔冰讳水莫说龙”的著名诗句。

提到龙头蜈蚣风筝,就必然要提到历史上的一段往事。在老潍县的东关有条增福街。这条街尽管不长,但相对较宽,街头还建有一座不大的增福庙。街上有一姓胡的人家,以开铺面做买卖为生,家境相对富裕,祖上就有扎制风筝的传承技艺,人称“风筝胡”世家,在当年的潍县及附近一带很有名气。

潍县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传承、深厚文化积淀的古城,早在二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就在白浪河畔建立了城池,很有那种秦时明月汉时关的神韵。

明清之际,潍县的手工业、商业有了大规模发展,成为连接胶东半岛和祖国内陆的商贾云集重地、物资集散中心,素有“三百小红炉,二千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之誉,被当时的县令郑板桥称之为“北方小苏州”。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潍县的风筝艺术,扎制水平日趋提高。当年,胡家传人扎制的风筝,不但手艺精湛,而且构思新颖,堪称当时潍县城内风筝扎制的代表之家。

随着风筝扎制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放风筝活动的普及,许多人便有了比试比试的想法,于是规模越来越大,逐渐演变成为每年都要在白浪河沙滩上举办的风筝放飞比赛。尽管这些活动多是当地人自发进行,但参加者十分踊跃,堪称当年潍县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盛会

届时,每个风筝爱好者都会拿着自己扎制的作品参加比赛,并邀请一些内行人士进行评比,最后确定谁扎的风筝最好。样子很像后来举行的潍坊国际风筝会,只是那时的规模还比较小,范围仅限于潍县及附近各县。

乾隆元年,即公元1736年,新皇帝登基君临天下,自然要普天同庆。再者,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品不断提高,真是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物丰国泰民安的时期。因此,这年清明节时举办的的风筝比赛,尽管还是按照惯例进行,却显得格外热烈隆重。

当时的白浪河沙滩上人山人海,谁都想亲眼目睹这一难得的盛会。风筝比赛开始不久,一串样子极为奇特的风筝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最前面是一个金黄色的立体龙头,连接着后面成串的腰节。每个腰节的中间,还绑有一根两端都带着羽毛的竹条,似乎是要起到保持平稳的作用。

这只风筝放飞时,尾部首先摇动起来,接着在风的作用下起伏摆动,连贯带起了所有腰节,包括那颗俯视下方的龙头。更加奇妙的是,金龙风筝一边摇身摆尾,一边栩栩升入空中。不一会儿,便在蓝天白云的之下游弋运动起来,样子犹如真龙出现一般,自然非常好看,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欢呼之声。

不用介绍,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条制作难度极高的风筝。不但打破了传统风筝的设计思维,而且运用了多节组合成串连接的独特方式。尤其它那长长的身躯,既可左右上下地翻转,又能颇具韵律地摆动,简直妙不可言。

仅龙头上面,就有活动的眼、翘起的舌、尖利的齿、精巧的腮、伸长的角等,还有红色的胡须迎风飘动,巧夺天工,简直就是一条真龙在天上俯视人间。

看到这样奇特而优美的风筝,无论是谁,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叫好声、欢呼声响成了一片,呈现出了万人仰慕的壮观景象。不用等到比赛结束,谁都清楚,“风筝胡”扎制的这条金龙风筝,必定会夺得今年风筝比赛的头奖。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风筝胡”扎制的这条金龙风筝,放飞夺魁以后,不但没有得到普及传扬,而且还带来了一场莫须有的官司,几乎被定为灭门灭族的大罪。

在中国的封建传统社会里,龙的概念,几乎被皇家权贵所垄断。所以,龙就直接代表着皇帝,也只有皇帝才能称为真龙天子。而按着这套封建理论加以推论,龙又是不可以升天的。据说龙一升天,就代表着皇帝已经死了。皇帝死后,使用的语言中都不能出现一个死字,因为死这个字在皇宫里面是要忌讳的。于是,当一位皇帝去世之时,没有人敢于说个死字,而是要统称“龙御宾天”。

潍县这次清明节举办的风筝放飞比赛后,“风筝胡”自然得到了头彩。当时,他和一群朋友们还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交流技术,设宴庆贺。然而,他哪里知道,一场文字狱的阴影很快就要降临到自己头上了。

当时,潍县城中有个不务正业的地痞,原也读了几年私塾,但是屡考不就。发展到后来,他便凭着自己的伶牙俐齿,专以坑害别人敲诈钱财为事。这几天,他居然关注起金龙风筝来,琢磨来琢磨去,终于悟出了里面的门道。于是,他跑到县衙里,状告“风筝胡”,污蔑他扎制金龙风筝是为了诅咒皇帝早死,并且勾连诬陷的头头是道。说“风筝胡”放飞这样的风筝,实际上是在宣称“龙御宾天”。

这一状告得厉害,罪名也大得吓人,直接牵扯到了当代皇帝的生死,如果能够成立的话,必定是桩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不但“风筝胡”本人不保,遭到灭门灭族的重刑,而且还会连累到包括县令在内的一大批人的命运。

历史上的文字狱虽然由来已久,但到了清朝的雍正、乾隆年间尤其残暴酷烈。例如朝廷大臣中的一名主考官,在科举考试中,仅仅根据《易经》出了个“维民所止”的考题,便被人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当时的雍正皇帝闻报大怒,不由分说便将人弄死狱中。这样还不解恨,又将他的亲属或处斩。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身首异处。

清朝的文字狱总计一百多次,大多形成于雍正、乾隆时期。其基本特点就是捕风捉影,处刑极为严酷,搞得人人自危,简直达到了令人手足无措的程度。这种文化专制,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涉及政治,大大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必要的言路,影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由此看来,当时正处于文字狱的最盛时期,就连远离京都的小小潍县城里,也游荡着文字狱的阴影。一批心术不正的小人,就是这样有恃无恐的罗织罪名,专事坑害忠良正直之士。这位县令一听如此通天的重大案子,立刻吓得目瞪口呆,以致不敢不接。立案以后,他立刻命人抓捕了“风筝胡”父子,将其关押在大牢之内。

几天后,县令完全弄清楚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心里也恼恨那个地痞无中生有、多管闲事。但是,这一案件的性质又属于朝廷大案,弄不好连自己都会陷在里面难以自拔。在此背景下,他只得硬着头皮办理,而且是能拖就拖。

在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幸亏这位县令还有些良心,不是一味地附和那一地痞,而是想方设法大事化小。于是他拿钱打点运动上司,得到了省里某些官员的同情和默许,这才没有进一步无限上纲。最后从宽发落,判定将“风筝胡”父子每人打了二十大板,关押几个月后宽释回家。

对胡家来说,不过是扎制了这样一条金龙风筝,却不想祸从天降。不但“风筝胡”父子被打得遍体鳞伤,而且还因为打这场官司,几乎弄得倾家荡产。至于县令打点贿赂上司们的钱,最终当然是由胡家来出。

受了几个月的牢狱之苦,经过多方疏通,才好不容易回到家里。不久,当父亲的连气带怕,很快得了不治之症,早早离开了人世。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技艺,但经过了这场刻骨铭心的惊吓后,行事小心谨慎了很多,被人们称为第三代“风筝胡”。

尽管有了这场劫难,家境已经破落,但“风筝胡”并没有放弃他所热爱的风筝扎制。为了保留串翅风筝这一自己家族创造出来的杰作,他想方设法加以改动,把金龙风筝的腰节留下,只是将原来的金色改成了青色。最重要的,是去掉前面的那个立体龙头,再扎一个难看的平面蜈蚣头来替代。这样,原本活龙活现的金龙风筝,就变成了头小身子大的蜈蚣风筝了。

这样扎制的蜈蚣风筝,既不大方又不好看,与昔日那条金龙风筝相比,当然难以同日而语,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在那样的时代里,谁敢为了艺术上的追求去惹通天的大祸呢?从此,每年的潍县沙滩风筝比赛中,都有了蜈蚣风筝的身影。

几年以后,号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来到了潍县,出任潍县县令。此公才高八斗,胆识过人,具有很深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为著名的扬州八怪之首。他的书画作品,连王公大臣们看了都会说好。

微信图片_20210517181713_副本.jpg

乾隆十一年,即公元1746年的春天,郑板桥应邀到城外白浪河沙滩上观看风筝比赛时,第一眼便看中了这种串式风筝。再者,蜈蚣本来是江南的虫蛰,他做梦也没想到在地处北方的潍县,居然被人扎制成了造型新颖的风筝进行放飞。

蜈蚣风筝的出现自然勾起了这位县太爷的思乡之情。再者,潍县民间举办的这次风筝放飞比赛也让郑板桥大开眼界。以前以前他也见过许多风筝,其中还包括江南一些名人扎制的作品,但却从未见过如此风格的串式风筝。

想到此地有人会将自己家乡常见的蜈蚣,扎制成写实性极强的风筝放飞,感到的确不一般。因此看完风筝放飞以后,郑板桥放下话去,特意召见了这位身怀绝技的“风筝胡”,并提出了自己对于蜈蚣风筝造型的改进意见。

按照郑板桥的意思,只要将蜈蚣风筝的平面蜈蚣头去掉,扎成一个威风凛凛的龙头,称之为飞龙风筝,这样的艺术效果岂不更好。谁知郑板桥的建议一经提出,竟将面前的“风筝胡”吓得瘫坐在了地上。

面对这一出乎意料的尴尬局面,连有着见多识广之誉的县令郑板桥也很是吃惊。在郑板桥的一再询问之下,“风筝胡”便把当年发生的那场刻骨铭心的冤狱讲了出来,真是椎心泣血,九转回肠,从而引发了郑板桥诸多的感慨,不由落下了同情之泪。

然而,这位以抗上而著称的清官,即使从心里非常佩服金龙风筝的创作构思,但也对文字狱有所顾忌,不敢再走过去的老路。因为他自己也一直笼罩在文字狱的阴影中,很有些感同身受。事后郑板桥经常来到“风筝胡”家里,与其一起策划立体龙头风筝的扎制。

尽管这样的思路很好,又有县太爷的参与支持。可是,受过磨难的“风筝胡”虽然有新尝试,但就是不敢再扎,生怕引起更大的祸患。因为当时还是乾隆时期,文字狱的幽灵还在到处肆虐。郑板桥当然知道“风筝胡”的苦衷,于是鼓励他道:“艺术贵在夸张,妙在似于不似之间。蜈蚣者,只是孑然小物也,扎制风筝者,不妨全身扩大,于头何不亦然。”

在县太爷的一再鼓励下,“风筝胡”壮起胆来,又精心扎制了一个立体的龙头,包起来带到县衙里给郑板桥看。只不过他扎制的这个龙头,已经不是金色的了,而是以蓝色为主,更显得生机勃勃。

郑板桥看后,对其巧夺天工的扎制技艺、特别精细的画工赞不绝口,立刻提议接上成串的腰子到外面试飞。但此时此刻的“风筝胡”,还是不敢造次,以致唯唯诺诺,一再推脱。毕竟那场灾难太大太严重,他们全家都给吓破了胆。

还是郑板桥知识渊博,经过一番推敲,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就是要为风筝杜撰一番说辞。接着,他提起笔来,略加思索,当场赋诗一首:“蜈蚣本来是小虫,一到潍县便称雄。何妨将大都就大,衔冰讳水莫说龙。”

“风筝胡”看了诗后,当然心领神会,立刻明白了县太爷的意思,明明扎制的是龙形风筝,但完全可以不叫做龙,由此避开有关龙的忌讳。尤其里面那句“衔冰讳水莫说龙”,真是说到了自己心坎上了,曲线绕过这一忌讳实在高超。于是,“风筝胡”激动地跪倒在地,请求县太爷为自己扎制的这只龙型风筝起一个合适的名字。郑板桥又提起笔来,略有所思的微微一笑,便在另一张宣纸上写下了“龙头蜈蚣”四个大字。

微信图片_20210517181720_副本.jpg 

“风筝胡”一看,打心眼里佩服,这样一来,不但龙形串式风筝有了名称,而且巧妙避开了龙御宾天的忌讳。从此,这种龙形风筝便被正式命名为龙头蜈蚣风筝,并且约定俗成,代代相传,一直叫到了今天。

当前栏目:文史博览
内容导航
最新文史博览
猜你喜欢
  1. 时政
  2. 国际
  3. 财经
  4. 教育
热门新闻
每周热榜
精彩推荐
相关专题